最新动态
  • 28
    2018-09
    9月27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第15版以《躬行基层,用脚步丈量梦想》为题,介绍了省内各大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以图片新闻的形式报道了我校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志愿者、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以“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为主题,按照“知行合一”的活动要求,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和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呈现出旗帜鲜明、重点突出、顶天立地、师生融合等特点。学校共组建校级立项团队109支,其中28支为重点立项团队,涵盖理论宣讲、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七个类别。(校报记者张莉丽)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newspaper.xhby.net/?act=layoutlayountIndex=14date=20180927siteID=1id=1
    2018-09-28
  • 14
    2018-09
    9月12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以《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为题,刊登各大高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感言。其中,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指出,南通大学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师德传承,先校长张謇创校之初就提出“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要求,他表示学校将继续以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汲取道德力量,努力使“立德”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传承和坚守。9月12日出版的《江苏教育报》在头版刊登江苏省热议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讲话,浦玉忠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阐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内涵,为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提供了基本遵循,给全体教育工作者巨大的信心和鼓舞。浦玉忠表示,党的教育工作者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学生做榜样、树标杆;同时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动态,磨练教学技能。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高校之窗等媒体进行了相关转载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赵雅英)相关链接:《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
    2018-09-14
  • 14
    2018-09
    9月12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科技周刊》版刊发了题为《顾晓松:领跑神经再生研究》的专访报道。报道分别从“无论如何要把成果留在国内”“集体的智慧和协作的力量、攻克世界难题”“勇攀科研高峰”三个方面讲述了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30年如一日专注钻研,始终在科研道路上执着攀登,活跃在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前沿,带领着团队追求创新、追求科学、追求卓越,获得多项医学科研成果,并致力于冲击诺贝尔奖的故事。交汇点、新华报业网、中国江苏网、江海明珠网进行了相关转载报道。(校报学生记者任胜男)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mp3/pc/c/201809/12/c531731.html交汇点:http://jnews.xhby.net/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igmcuFeh3lS2EwTq/1新华报业网:http://js.xhby.net/system/2018/09/11/030874286.shtml中国江苏网:http://jsnews.jschina.com.cn/zt2017/docs/201809
    2018-09-14
  • 28
    2018-08
    近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落下帷幕。受国家工信部委派,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全程参与活动,其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的深刻见地受到中央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些研究观点。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生动反映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新作为新变化、新探索新思考,7月20日—8月16日,中央和有关地方新闻单位百余名记者、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专家组成采访团,开展了为期28天的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沿江而下,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在8000多公里的水陆行程中,采访团走过了220个采访点。近一个月内,“长江”成为舆论空间中的高频词,成为新闻节目的品牌版块,中央和沿江11个省市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和新媒体平台专门开辟栏目,每天推出鲜活的现场报道。据统计,截至8月16日,共刊播各类报道10200多篇(条),全网传播量6.31亿次。活动进程中,成长春等专家的研究观
    2018-08-28
  • 23
    2018-08
    8月11日出版的《经济日报》在第8版以《让母亲河重焕泽被万里生机》为题,报道了江苏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纪实。对此,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杨凤华教授认为,长江经济带要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一方面,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统一市场和规则,让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实现大区域异质同构发展。中国经济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新闻等媒体进行了相关转载报道。(校报学生记者冯硕)相关链接:《经济日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8-08/11/content_369819.htm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08/11/t20180811_30003360.shtml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8-11/doc-ihhnunsr1696444.shtml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46505429_118392腾讯网:https://new.qq.com/omn/
    2018-08-23
  • 18
    2018-08
    近日,2018年第15期《群众》杂志在“思想理论版”刊登江苏省中特中心特聘研究员、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特基地副主任汤荣光研究员的理论文章《整体领会新思想的理论品格——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文章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谋篇布局的逻辑线索,并指出,准确理解《三十讲》,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精髓;研究阐释《三十讲》,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中宣部组织编写《三十讲》期间,汤荣光研究员参与书稿统改工作。6月24日,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校党委予以感谢。《三十讲》出版不久,上海市委宣传部、东南大学、山西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和高校,邀请汤荣光研究员作专题交流和辅导报告。6月5日,《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发表汤荣光研究员理论文章《精确把握〈三十讲〉的“理论钥匙”》。7月下旬,教育部社科司邀请汤荣光研究员参加《三十讲》课件审改工作。求是网、中国文明网、学习出版社网、中国社科网、江苏省委新闻网、中国江苏网等媒体对汤荣光研究员参与的相关活动和文章进行了转载、报道。(龚一文)《
    2018-08-18
  • 17
    2018-08
    8月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分别在第3版和第6版以《生态长江,舒展绿色文明新图景》和《民生长江,一首流淌幸福的歌》为题,就长江经济带发展问题采访我校管理学院臧乃康、季燕霞教授。臧乃康认为,我省沿江地区一直是全省经济的“发动机”,率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季燕霞认为,着眼未来,促进协同发展的“一盘棋”布局不仅仅是针对苏南、苏中沿江各市设立的,更重要的是要激活经济带及其周边各城市协同发展的神经元,缔造共荣共生的绿色发展大格局。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中国江苏网等媒体进行了相关转载报道。(校报学生记者冯硕)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mp3/pc/c/201808/09/c518508.htmlhttp://xh.xhby.net/mp3/pc/c/201808/09/c518526.html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http://www.zgjssw.gov.cn/yaowen/201808/t20180809_5586660.shtmlhttp://www.zgjssw.gov.cn/yao
    2018-08-17
  • 16
    2018-08
    8月14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教科新闻版,刊发对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的专访《善用、敢用、巧用名师——与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一席谈》。文章中,浦玉忠就如何善用本校名师、敢用海外名师与巧用国家名师,畅谈了用人之道。浦有忠介绍了我校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聘任海外名师担任南通大学终身教授等方式,深入实施高端人才引培计划,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具体举措。浦玉忠指出,办好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南通大学将继续善用本校名师、敢用海外名师、巧用国家名师,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贡献南通大学的智慧和力量。(校报记者陈妍)相关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8/14/nw.D110000gmrb_20180814_3-08.htm
    2018-08-16
  • 07
    2018-07
    7月4日《人民政协报》在教育在线·声音专版刊登全国政协委员、校长施卫东署名文章《回归大学教育“初心”》。文章指出回归大学教育“初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高等学校要回归“本科教育第一”的初心,处理好学科发展与本科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高校教师要回归“认认真真教学”初心,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为本科生上课作为教师“天职”;高校学生要回归“踏踏实实学习”初心,处理好学习与其他事务之间的关系,将专业学习作为主要任务。相关链接: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8-07-04verOrder=10banzi=9paperType=rmzxb
    2018-07-07
  • 29
    2018-06
    6月28日,《新华日报》在“史诗40年·教育改革再出发”版面以《南通大学:成就最美的芳华》为题,刊登选择通大的十大理由,深度报道我校事业发展与办学成果。文章从传承百年文化,办学底蕴深厚;实施人才强校,师资力量雄厚;厚植学科基础,专业选择灵活;聚力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优秀;集聚创新平台,教学资源丰富;实现高质就业,区位优势明显;坚持以生为本,奖助学金丰厚;学生在校如家,学习生活舒心;校园风景如画,多元文化交融;着眼全球视野,国际交流密切介绍了选择通大的十大理由,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学校的办学为高三毕业学生提供了选择通大的依据。“史诗40年·教育改革再出发”深度报道活动由新华日报、交汇点、中江网联合开展,旨在充分展示江苏省高校在深入推进教育强省战略的新经验、新成就、新改革故事,大力弘扬名校博采众长、融汇百家的开放精神。交汇点、中江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mp3/pc/c/201806/28/c499253.html交汇点:http://jnews.xhby.net/waparticles/482a042e624f4ed0ae4c8
    2018-06-29
  • 06
    2018-06
    6月5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青年写作,展开生活与创新的翅膀》为题关注当下青年写作的整体状态,其中报道了我校文学院秘书学专业李柏荣同学以组诗《一些爱着的人事渐渐变淡》获得“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颁奖词称赞他善于借助诗句“为生活塑形,为命运发声”。在报道中,李柏荣表示将把“草堂诗歌奖”视为一把火炬,因为该奖项承载着一份诗歌的薪火、文学的传承,需要由更多的人去传递,直到最终去点燃一个伟大的文学梦想。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更是每一个写作者内心永恒的自我感召。(校报记者张莉丽)相关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6/05/nw.D110000gmrb_20180605_1-11.htm
    2018-06-06
  • 21
    2018-05
    5月19、20日,新华视角、新华社APP连续两天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展演开幕》为题报道我校“炫青春”——2018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对未来的展望与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感知与体悟。据悉,本届的“炫青春”毕业展演将以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馆,在南通市20多个场馆将开展近百场学术讲座、作品展览、文娱演出,集中展示南通大学2018届449名艺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1000余件毕业作品,内容涵盖国画、油画、泥塑、书法、版画、空间设计、工业设计、染织设计、动画、漫画、微电影、虚拟现实等诸多门类。此外,搜狐网、网易新闻、《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发布、南通网、江海明珠网以及掌上南通APP等媒体进行了报道转载。(校报记者张莉丽)相关链接:新华社APP: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00/?from=timeline#/share/3534588新华视角: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00/?from=timeline#/share/3534588搜狐网:htt
    2018-05-21
  • 21
    2018-05
    5月21日出版的《科技日报》在区域创新版面以《经济大走廊上刮起“除旧迎新”风》为题,报道了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以及我校副教授胡晓添的观点。文章从整改长江生态环境动真格、创新为传统产业升级添翼、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个方面介绍了《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实施以来,长江两岸深深植入创新和转型为主旋律的新理念、新产业和新业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成长春认为,该“五组关系”,为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胡晓添表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尊重,也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历史担当。就如何培育长江经济带新动能,成长春认为长江经济带应发挥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健全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扩大创新成果影响,探索区域综合集成创新模式。面对长江经济带沿江各省份新旧动能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胡晓添认为,应充分发挥下游地区
    2018-05-21
  • 03
    2018-05
    5月3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理论·智库版专版以《描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新图景——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观点精要》为题报道了我校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的研究成果。报道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以“长江经济带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为主题的致辞。文章还从发展与机遇、区域大合作、共抓大保护三个方面选摘了部分与会专家的观点,对会议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其中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建议,进一步协调并均衡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均衡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推动科创资源的区域统筹、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推动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4月1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综合新闻版以《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探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有效路径》为题,报道由光明日报社、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我校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概况。4月24日、1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第2版分别以《专家建言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全流域协同提升“黄金腰带”含金量》《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为题报道了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上专家关于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2018-05-03
  • 20
    2018-04
    4月1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版以《外国留学生体验非遗》为题刊登我校外国留学生参加非遗展演活动的报道。跳马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项目。源自如东丰利、掘港、潮桥一带,是一种民间祭神舞。上世纪80年代,《跳马伕》开始以艺术的形式在舞台上演出。2011年,跳马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月16日,我校非遗舞蹈服饰研究中心与丰利小学举行《跳马伕》展演,6名来自印度、乌干达等国家的留学生和千余名小学生穿着传统马伕服饰进行跳马伕表演,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4月17日的荔枝网以《非遗文化进校园外国留学生迷上跳马伕》为题,同日出版的《南通日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对该活动进行了播报。新华网、中江网、南通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校报记者张莉丽)相关链接: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8-04/18/content_1848763.htm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18-04/17/c_1122695361.htm中江网:http://jsnews.jsc
    2018-04-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