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30
    2020-10
    10月26日出版的《中国经营报》以《南通冲刺“万亿俱乐部”》为题,就南通新机场建设问题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校长施卫东和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陈卫忠副教授。施卫东表示,当前长三角江苏侧机场群,港口群发展相对滞后,应尽快规划并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打造“轨道上的世界级机场群”并加快打造通州湾新出海口。陈为忠表示,南通的空域与土地相对宽裕,可以承载上海浦东机场货运功能并分流一部分客流。(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dianzibao.cb.com.cn/html/2020-10/26/content_174495.htm?div=-1
    2020-10-30
  • 27
    2020-10
    10月18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头版刊登我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研修班结业作品汇报展的图片新闻,聚焦我校文化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南通大学第六期研修班学员的优秀成果。我校蓝印花布技艺研修班属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自2016年10月至今已开办六期。此次研修班期间,我校邀请知名院校专家举办系列主题讲座,传授理论经验,提升综合素养,同时注重技艺实践传承。由吴元新等蓝印花布国家级、省市级传承人亲自向学员传授蓝印花布技艺,带领学员实地考察蓝印花布博物馆、蓝草种植基地,亲身体验蓝印花布核心工艺环节。我校蓝印花布技艺研修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相融合,实现了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要求,在促进民间传统文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推进当地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手工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符周利 骆雁)相关链接: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838041layountIndex=0date=20201018siteID=2id=1
    2020-10-27
  • 23
    2020-10
    10月22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南通大学打出“组合拳” 按下科研创新“加速键”》为题,关注我校科研创新工作。文章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研活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点燃科研热情”“产生科研聚焦效应,孕育创新成果”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科研创新工作。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敢闯敢试的精神突破建设发展瓶颈,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制度驱动与控制作用,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0/22/node_7.html
    2020-10-23
  • 22
    2020-10
    10月20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南通大学:为水产养殖智能化插上科技翅膀》为题,关注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团队。报道指出,针对水产养殖中鱼虾对温度、食料的敏感问题,团队研究设计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结合超声波避障系统,大大降低了水产养殖行业水质检测的设备成本,同时解决了养殖户夜间投喂难的问题。该创新项目在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中荣获技术类竞赛一等奖。(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0/20/node_10.html
    2020-10-22
  • 14
    2020-10
    10月14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专题报道我校地理科学学院董进国教授。报道中指出,自硕士以来,董进国一直以石笋为载体、从事着第四纪古环境演变与年代学研究工作。凭借执着的信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克服了石笋研究的种种困难,利用山西莲花洞多支石笋记录,分析南北差异,为华北地区的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董进国正在执行MIS5阶段华北石笋记录的千年—亚千年尺度季风变化及驱动机制的研究。(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0/14/node_13.html
    2020-10-14
  • 28
    2020-09
    9月28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以《第一课:在变与不变中读懂“开学”》为题,报道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为2020级新生上的“开学第一课”。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此次“开学第一课”中,围绕先贤张謇的精神世界、百年通大的坚守传承、当代通大人的使命与担当,浦玉忠列举了一系列师德模范和优秀学子典范。他强调,新时代的青年要紧密结合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涵养情操,锤炼品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第一粒扣子”。江苏卫视教育频道、交汇点、我苏网、《江海晚报》南通发布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9/28/content_584896.htm?div=-1江苏卫视教育频道http://v.jstv.com/wap/a/20200925/1601001996756.shtml?jsbcApp=1交汇点: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
    2020-09-28
  • 28
    2020-09
    9月25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在全省率先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选修课。据报道,接教育部通知后,我校迅速组织相关专业专家研究课程,落实方案。首堂必修课采用老师理论讲授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学习过程性表现,促进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c/202009/25/c822457.html
    2020-09-28
  • 21
    2020-09
    9月21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舌尖上的节约”成校园新风尚》的报道,关注我校“光盘行动”相关举措。“光盘行动”开展以来,我校师生纷纷晒出各自饭后的“光盘”照片,在朋友圈打卡。我校后勤保障部还推出了相关举措,包括教工食堂在每天12:30之后,对当餐供应剩余食品实行半价优惠,鼓励师生打包带走,减少浪费。提高菜品加工质量,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交汇点、《江海晚报》、南通网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09/21/node_6.html交汇点: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cLFAHVoEaH0tbhLT/1tencentShare=1《江海晚报》:http://www.zgnt.net/jhwbszb/pc/c/202009/08/content_34055.html南通网:http://www.zgnt.net/content/2020-0
    2020-09-21
  • 16
    2020-09
    9月15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以《南通大学学生创客自主研发IEPSM芯片 “纺客互联”助力中小企业智慧“抱团”》为题,关注我校“访客互联”团队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据团队负责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7级学生谭玥介绍,通过倡导开发的“家纺虚拟工厂联合体”,团队解决了南通叠石桥地区中小企业“各立山头、各自为阵”的问题,实现企业联合,互利共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叠石桥内参与该项目的824家工厂90%以上都保持了正常运转。目前,“纺客互联”团队已瞄准了多个城市的家纺市场,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0-09/15/nw.D110000zgqnb_20200915_3-07.htm
    2020-09-16
  • 15
    2020-09
    9月14日,《新华日报》在头版刊发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扛起历史重任 投身复兴伟业》的报道,我校顾晓松院士就科技创新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顾晓松表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应重点加大对专项研究的投入,整合资源组建创新团队,布局一批国家级工作中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从理论到产品再到产业的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更多的创新成果。(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09/14/node_1.html
    2020-09-15
  • 14
    2020-09
    9月14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以《三千米高原绽放“莫文隋”之花》为题,报道我校莫文隋研支团的支教故事。报道中指出,在首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石艾秀奔赴青海贵德支教的带动下,我校莫文隋研支团的成员们分享支教经验、接力支教,守护当地孩子们的梦想。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给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回信中,肯定他们在青海贵德的支教工作,并对第22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支团表达良好祝愿。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表示,会进一步传承弘扬莫文隋精神,做好、做大、做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贡献南通大学的新力量,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0-09/14/nw.D110000zgqnb_20200914_3-06.htm
    2020-09-14
  • 11
    2020-09
    9月10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以《南通大学毫米波雷达抗干扰研究取得新突破》为题报道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许致火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文章从“制定可量化性能评估方法”“优化波形设计方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三方面讲述许致火团队的科研经历。研究期间,团队制定了一套可量化的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同时以全新视角优化设计雷达波形。多年来,许致火副教授致力于雷达抗干扰技术,研发了国内第一套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波形仿真系统,相关技术在国际智能车辆权威顶级期刊发表论8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立项资助。(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3353443/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
    2020-09-11
  • 09
    2020-09
    9月6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省教育厅与南通市签约共建南通大学。报道指出,江苏省教育厅和南通市人民政府近日签订共建南通大学协议,共同推动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升高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大局。根据共建协议,省教育厅将在多个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推动我校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南通市政府将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纳入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江苏电视台、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我苏网、《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发布、掌上南通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实习记者 王忆宁)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v5.xhby.net/mp3/pc/c/202009/06/c822182.html江苏电视台:http://v.jstv.com/wap/a/20200905/1599296443990.shtml?jsbcApp=1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9/4/art_57807_9486023.html我苏网:http://www.ourjian
    2020-09-09
  • 08
    2020-09
    9月8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刊发题为《经师易遇,人师难逢》的文章,文章由周建忠教授学生、我校施仲贞副教授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介绍周建忠教授的育人故事。文章从“潜心学述传薪火”“春风化雨育桃李”“助人为乐不求名”三个角度讲述周建忠教授以自身严谨有序、从容不迫的治学态度致力于楚辞本体与楚辞学史研究。他主讲的《楚辞研究》在学习强国学习慕课平台播放量达到85万人次,深受楚辞研究者们的好评。(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9/357595.shtm
    2020-09-08
  • 05
    2020-09
    9月5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全省高校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一代又一代人接续,铸就民族复兴伟业》的通讯报道,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对此,浦玉忠表示,高校应肩负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重要使命,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并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为迎合社会所需,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v5.xhby.net/mp3/pc/c/202009/05/c821993.html
    2020-09-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