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5
    2019-12
    12月25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第16版以《点亮肿瘤治疗生命之光的一小步》为题,关注我校科研成果。报道指出,肿瘤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成为目前最有潜力根治肿瘤的疗法之一。然而此治疗方法在不同人群、不同肿瘤、不同个体中,疗效差异巨大,因此针对关键靶点PD-L1寻找更有效的调控手段是治疗肿瘤的重中之重。我校医学院本科生吴英成团队项目围绕PD-L1,由五个子课题组成。层层递进,逐步展开,不断丰富调控机制研究。(校报实习记者 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912/25/c728345.html
    2019-12-25
  • 24
    2019-12
    12月23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第6版以《跑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加速度”》为题,关注我校创新创业工作。文章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造就高素质的师资”“打造创新创业的丰沃土壤”三方面报道了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多年来,我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全面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校园内形成学生向学、老师乐教的“竞赛现象”。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表示,推进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引领学校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校报实习记者 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12/23/content_574487.htm?div=-1
    2019-12-24
  • 22
    2019-12
    12月20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第17版以《“天书教授”探求“壁中书”之谜》为题,关注我校“天书教授”张学城。报道指出,我校文学院副院长、文字学“天书教授”张学城博士历经15载研究,在充分吸收前人《说文》古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利用新近出土的古文字资料,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两千多年的《说文》古文研究史,对《说文》480个篆体古文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释证,证明了古文来源,阐明了古文的形体演变轨迹,以21万字的《〈说文〉古文研究》专著力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有了它才有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学,研究这部作品也是在继承国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正确地认识汉字、使用汉字、推广汉字也是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912/20/c726337.html
    2019-12-22
  • 21
    2019-12
    12月19日出版的《中国建设报》在第8版以《南通大学建筑外保温研究取得进展》为题,关注我校科研成果。文章指出,2019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张军团队的“长寿命装配式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节省材料、减少垃圾、节约使用维护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等技术问题。(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
    2019-12-21
  • 20
    2019-12
    12月19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在第6版以《南通大学研发路桥建造仿真技术》为题,关注我校科研成果。报道指出,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沈强儒博士团队研发出一种复杂地质条件路桥建造仿真与植绿集成技术,有效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城市道路共同管沟施工精细化管理、施工中应力应变不对称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目前,该项技术形成授权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已在盐城快速路网三期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有力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2894558/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
    2019-12-20
  • 20
    2019-12
    12月18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在第8版以《收获在冬季》为题,关注我校机器人团队。文章指出,在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我校机器人团队斩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坚持实践育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及综合素质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涌现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团队,机器人团队正是其中的一支。此次参赛团队的队长、电气工程学院的言淳凯表示,一切成功都是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追求卓越、勇往直前、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谈起团队的未来规划,他表示,我校目前在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榜单中排名第九,明年的目标就是争取进入前五。(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2/352128.shtm
    2019-12-20
  • 19
    2019-12
    12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第3版报道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俄罗斯交换生参观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活动。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交换生们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能够切身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同时,让这些活动能够成为他们学习汉语、汉文化最重要的第二课堂。(沐贝钡)相关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12/16/nw.D110000renmrb_20191216_7-03.htm
    2019-12-19
  • 18
    2019-12
    12月5日和12月16日,“学习强国”平台分别以《“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在国家画院展出》《“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登陆江苏省美术馆巡展》为题报道了我校主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该项目是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旨在以南通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切入点,通过巡展的方式,用“千面沧海”“艺脉寻踪”“丹青代有”三大版块分别梳理南通美术现象的地域生态特征和文化价值、探究江海艺脉的根基和发展脉、追溯南通美术现象的传承与创新,是对20世纪南通美术现象全面总结、深度剖析和系统研究。活动开展以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文旅部客户端、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国家艺术基金官微、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国际在线、江苏卫视、交汇点等媒体进行了报道。(朱沁娟)相关链接:“学习强国”平台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934954831556145129t=157553447002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o
    2019-12-18
  • 16
    2019-12
    12月16日出版的《科技日报》在第3版以《肿瘤免疫疗效差异巨大原是“超增强子”在作祟》为题,关注我校科研新成果。报道指出,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是目前最有潜力根治肿瘤的疗法之一。但是此治疗方法在不同人群、不同肿瘤、不同个体中,疗效差异巨大。我校科研人员发现一个新DNA片断,命名为“超增强子”PD-L1L2-SE,它可以让癌细胞逃避免疫攻击。该机制的发现,为理解癌症细胞如何逃避免疫系统攻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为癌症免疫疗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该成果已发表在《细胞》子刊《细胞通讯》上。(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2/16/content_436834.htm?div=-1
    2019-12-16
  • 12
    2019-12
    12月12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在第7版以《南通大学“三全育人”落地生根》为题,关注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人才培养举措。文章从“一体两翼三支撑培养‘双创’人才”“跟进式育人管理紧抓备考节点”“积极对接企业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就业、深造、“双创”工作,打出一套育人“组合拳”,助力“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地生根,学院人才培养结出了累累硕果。(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2881258/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
    2019-12-12
  • 10
    2019-12
    12月4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在第8版以《不畏难的电磁炮“攀登者”》为题,关注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团队。文章从“挑战未知”“从未放弃”“环境育人”三个方面讲述了该团队在实验中将失败转化为动力,最终凭借精准、稳定的电磁炮,闯入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决赛,一举夺得桂冠的故事。团队指导老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永杰表示,这次获得国家奖项既在意料之外,更是意料之中。它不是一年两年的积累,而是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共同奋斗的结果。从新生入学到就业,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多个实验室培养优秀学生。实验室团队曾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2/351694.shtm
    2019-12-10
  • 03
    2019-12
    11月25日,“学习强国”平台刊发对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的专访报道《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以“三个坚持”汇聚发展动能》。文章从“坚持高点定位激发改革动能”“坚持立德树人聚力产教融合”“坚持人才强校释放人才活力”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改革发展的各项举措。浦玉忠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问题导向、制度驱动”的方法论,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首要任务,打造和谐共生、共荣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浦玉忠强调,“办大学就是办氛围”。这个氛围,在我们通大,应该是一所百年老校所拥有的气度,是全体通大人所展现的格局。它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是一种主动担当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奋力进取的群体状态,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内在品质。通大的“新百年”,正处在一个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坚持方向”作为第一前提,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任务,把“人才队伍”作为第一资源,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窗口,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姿态”,以这“六个第一”扛起兴校责任,实现强校梦想,将百年通大推向一个崭新高度。(校报实习记者王
    2019-12-03
  • 03
    2019-12
    11月20日,“学习强国”平台以《南通大学立知立行做实主题教育》为题,再次关注我校主题教育特色。文章从“再次关注通大主题教育特色”“回归育人初心激发办学活力”“深挖校本资源筑梦通大未来”三方面报道了我校主题教育特色。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党委聚焦主题主线、坚持高点站位、深挖校本资源,在全员育人中激活教育细胞,再次筑牢通大人的“初心”——“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明晰了通大人的“使命”——“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办国内一流的大学”,以实际行动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校报实习记者王忆宁)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tudy_comment_disable=0art_id=2350715240248032824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2019-12-03
  • 21
    2019-11
    11月20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第12版以《科技界弄潮儿迈向创新创业“塔尖”》为题关注我校“挑战杯”特等奖项目。报道指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近日落下帷幕,我校《免疫检查点的调控机制研究》作品斩获特等奖。团队系统率先发现PD-L1上游的一个分子开关是其高表达的本质原因,首次提出内皮细胞可作为评价肿瘤预后效果的新型生物标记物。由于该项目找到了肿瘤免疫治疗个体差异的关键原因,被《国际肿瘤学》选为研究亮点。交汇点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实习记者朱梦圆王忆宁)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mp3/pc/c/201911/20/c712484.html交汇点: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8QU28GkBfP4UBncS/1tencentShare=1
    2019-11-21
  • 18
    2019-11
    11月8日出版的《科技日报》在第7版以《形成视觉冲击“智能发光斑马线”在多地应用》为题,关注我校校企合作创新成果。报道指出,我校校企合作研发的“智能发光斑马线”,能对机动车驾驶员及行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可极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据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徐海黎教授科研团队介绍,“智能发光斑马线”由嵌入式控制器、发光地砖、智能探测感应传感器等组成。当人行横道信号灯亮红灯时,斑马线上停止线位置的发光地砖会显示红光,路口斑马线两端的发光地砖会持续不断闪烁着白光,提醒行人禁止通行,机动车可以通行;当人行信号灯亮绿灯时,停止线位置的发光地砖就会显示绿光,路口斑马线两端的发光地砖会依次不断闪烁着白光,提醒行人可以通行,机动车禁止通行。目前,该产品已在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等地多个道路路口使用。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等媒体进行了相关转载报道。(校报实习记者朱梦圆)相关链接:《科技日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1/08/content_434435.htm?div=-1环球网:https://m.
    2019-11-18
Baidu
map